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培训 > 研究成果 > 内容

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作用及实践路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 2013-12-31    作者:    来源:|0    浏览次数: 0
分享

 顾问:卢云伍

蒋红      杨菲       王超品       刘雪璟
 

  杨善洲,是当今涌现出的一位时代英雄,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着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践行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杨善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的彰显,他的精神感动无数的人民大众,并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教益。

第一章       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一、何谓“杨善洲精神”

  “精神”是一种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对事物的主要意思,宗旨的认识,领会,是一种内容的实质所在。杨善洲精神就是杨善洲同志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党员,他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辈子,他一辈子坚定信念,牢记宗旨,鞠躬尽瘁,大公无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物欲横流,金钱拜物教盛行,各种高尚精神被淹没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喧嚣中。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精神,杨善洲精神使人们看到了朴素,看到了高尚,看到了精神的力量,杨善洲精神的产生是国内社会发展的需要,杨善洲精神之所以在今天,而不是在昨天引起关注,就是因为我们的时代特别需要杨善洲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特别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

二、杨善洲精神的实质

  精神的实质就是精神最本质的、贯穿这始末的主线,整个精神体系由其来支撑,其他的精神层面都要以其为主。可以说,其他的精神层面是个性的层面,而精神实质则是其共性的层面,所以说精神实质是整个精神的核心部分。杨善洲精神的实质是整个杨善洲精神的内核。那么杨善洲精神的内核在哪里呢?

  胡锦涛同志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在分析了杨善洲的这一生,以及了解了他这一生的事迹之后,我认为杨善洲的精神实质,内核有两个,其一是坚定的信念。信念是一种力量,一种认知,是情感与意志的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生的支柱,是人生的灯塔。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坚定为人民奉献,对党忠诚的信念,这是他安身立命之本。其二是忘我的奉献。杨善洲同志一身都在忘我的奉献,终身都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与他坚定的信念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一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去践行这一宗旨;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形成他的崇高思想;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形成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终生目标。他一生心系群众,关心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时时刻刻牢记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用一生来践行“坚定信念,忘我奉献”的精神内核。

三、杨善洲精神的内涵

  1、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的坚守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守护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信仰社会主义,他让这一信仰深深的根植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人,没有诱惑可以撼动他的内心,他的信仰像一棵大树一样在心灵土地上深深的扎根,他把他的全部精力倾注在人民身上,把一颗心全部献给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2、心系群众、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

  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善洲同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为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杨善洲同志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和群众同吃同住,他深入农村,掌握第一手资料,就是为了多了解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真正的做到了深入群众以及身入群众,他认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说:“群众生活过得不好,自己好了不安逸”,这集凝结成了他的公仆情怀。

  3、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境界

  杨善洲同志在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不辞辛苦,一心一意谋发展,为的就是使保山县富裕起来,退休后他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就为了兑现他当年的一句承诺:退休后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他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退休后的他继续不懈奋斗,为群众造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体现了“奋斗终生”、鞠躬尽瘁的崇高境界

  4、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杨善洲同志的这一生,他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在岗位上一心为名,无私地奉献着他的一生。在林场工作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退休工资拿出来给其他的林场工人发工资,还拒绝接受林场的补助。他将满山绿树留给他深爱的人民,他不带走林场的一棵树,一棵苗,留下一笔可观的绿色存款,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努力践行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学习杨善洲精神,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化作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实际行动,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自觉增进群众感情,把老百姓的事看成头等大事,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②

四、杨善洲精神的时代价值

  1、践行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价值观现状具有提升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代人的价值观正发生着嬗变,当代人价值观变化突出表现在当代人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美丑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不清,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以及价值评价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和多重化,如此这些多元化、多样化的表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同时影响着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进程。③杨善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像大树一样,屹立在多样化与多元化价值观影响的洪流中,杨善洲精神的弘扬,体现着社会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丑恶的贬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当代人树立正确价值观有较强针对性。

  2、杨善洲精神为当代人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

  杨善洲精神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源于时代和生活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源于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所以,当代人的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现阶段人们的价值取向,提出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乐于被人民群众接受的价值观念。杨善洲精神教育正为这一价值观念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动力。

  3、践行杨善洲精神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之本、力量之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杨善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使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的信念深深根植在自己的内心,时刻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着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在这样的事业中坚守一辈子,完美的践行着党的先进性。“杨善洲精神彰显着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刻。”④践行杨善洲精神对于当代人坚定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践行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杨善洲的一生,表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上。他退休后,实践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他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坚实基础。他就这样不断的深入群众,结合群众最需要的,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我们所必须学习的内容。

  当今,在全社会弘扬杨善洲精神,对于倡导社会树立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显著的意义③。当代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却没有得到满足,而杨善洲虽然生活艰苦,但是精神世界却是如此的丰富,学习杨善洲精神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杨善洲精神有陶冶情操,洗涤心灵的作用,可以丰富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章      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将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作用及实践路径问题研究具体分为现状、问题、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设计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45份,有效问卷727份,无效问卷18份。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参看T1,大学生285人,中学生194人,党校干部学院5人,大学教师86人,党校教师1人,中学教师53人,小学教师46人,军人50人。在年龄段的调查结果中,参看T2:12-17岁的153人,18-23岁的350人,24-29岁的78人,30-35岁的47人,36-41岁的30人,42岁以上的60人。从调查的广度和深度看,被调查者的身份种类繁多,年龄跨度也比较大,可以看出各个年龄段的调查都有所覆盖。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同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T1、您的身份是
  Frequency
(频次)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
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
(有效数据)
无效 7 .9 1.0 1.0
大学生 285 38.4 39.2 40.2
党校干部学员 5 .7 .7 40.9
中学生 194 26.1 26.7 67.5
大学教师 86 11.6 11.8 79.4
党校教师 1 .1 .1 79.5
中学教师 53 7.1 7.3 86.8
小学老师 46 6.2 6.3 93.1
军人 50 6.7 6.9 100.0
Total(总计)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系统缺失)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T2、您的年龄是
  Frequency
(频次)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
(有效数据)
无效 9 1.2 1.2 1.2
12-17岁 153 20.6 21.0 22.3
18-23岁 350 47.1 48.1 70.4
24-29岁 78 10.5 10.7 81.2
30-35岁 47 6.3 6.5 87.6
36-41岁 30 4.0 4.1 91.7
42岁以上 60 8.1 8.3 100.0
Total(总计)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系统数据)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一、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当代人对杨善洲精神的了解情况

  调查反映出当代人对杨善洲精神有一定的了解,66.6%的被调查者对杨善洲精神“基本了解”,16.2%的被调查者对杨善洲精神“很了解”,这两项加起来高达84.6%,占总数的4/5以上,而剩下的“了解较少”的占10.9%;“不了解”的占2.7%,两项加起来不到15%,这个结果是令人高兴的,这说明杨善洲精神在整个社会还是被人们所认知的。

T3、您对杨善洲精神的了解
  Frequency
(频次)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
(有效
数据)
无效 11 1.5 1.5 1.5
很了解 120 16.2 16.5 18.0
基本了解 495 66.6 68.1 86.1
了解较少 81 10.9 11.1 97.2
不了解 20 2.7 2.8 100.0
Total(总计)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系统缺失)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2、对杨善洲精神有无学习的价值与必要性的认识现状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本次问卷调查中,48.9%的被调查者认为杨善洲精神“非常有价值学习”;38.6%的被调查者认为杨善洲精神“很有价值学习”;认为杨善洲精神学习价值与必要性“一般”的占8.5%;认为杨善洲精神“没有价值学习”的占0.8%;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认为杨善洲精神“非常有价值学习”以及认为杨善洲精神“很有价值学习”的两项加起来达到89.4%,而认为“没有学习价值的仅仅只占0.8%。这说明了杨善洲精神还是具有很高学习价值以及学习必要性的。这就为我们今后进行杨善洲精神的宣传与教育提供了基础。

T4、您认为杨善洲精神有无学习的价值与必要性
  Frequency
(频数)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
(有效数据)
无效 8 1.1 1.1 1.1
非常有价值学习 363 48.9 49.9 51.0
很有价值学习 287 38.6 39.5 90.5
一般 63 8.5 8.7 99.2
没有价值学习 6 .8 .8 100.0
Total(总计)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系统缺失)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3、当代人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现状的了解情况

  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当代人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状况“不清楚开展了哪些工作”的占9.0%;“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一些”的占23.0%;“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一些”的占45.6%;“通过熟人聊天了解一些”的占3.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家更多的是通过媒体的报到了解杨善洲精神,其次是课堂的学习了解一些。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好媒体这一工具,加大对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同时也积极的利用其他的宣传渠道,更好的进行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

T5、您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状况的了解情况是
  Frequency
(频数)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
(有效数据)
无效 126 17.0 17.3 17.3
不清楚开展了哪些工作 67 9.0 9.2 26.5
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一些 171 23.0 23.5 50.1
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一些 339 45.6 46.6 96.7
通过熟人聊天了解一些 24 3.2 3.3 100.0
Total(总计)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系统缺失)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4、当代人对领导干部作风现状的认识

  调查反映出当代人对领导干部作风现状的认识总体上是好的,11.7%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让群众满意”;33.1%被调查者认为“还不错,但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的占33.1%;认为“还行,但问题较多”的占31.1%;认为“不好,让群众很不满意”的占18.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将杨善洲精神的学习纳入领导干部的学习中是有一定意义的,他能有效的改善领导干部的作风,使人民更加的满意。

T10、您对目前领导干部作风现状的评价
  Frequency
(频数)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
(有效数据)
无效 26 3.5 3.6 3.6
很好,让群众满意 87 11.7 12.0 15.5
还不错、但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246 33.1 33.8 49.4
还行,但问题较多 231 31.1 31.8 81.2
不好,让群众很不满意 137 18.4 18.8 100.0
Total(总计) 727 97.8 100.0  
Missin System(系统缺失)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5、当代人对杨善州精神的整体认识

  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对杨善洲精神的整体评价认识中,48.5%被调查者认为“平凡而感人,可以在社会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30.6%的被调查者认为“崇高而现实、值得学习,但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有困难”,仅有6.7的被调查者认为“崇高而遥远,很难学习推广”和1.1%的被调查者认为“适用于过去的年代,没有什么现实价值”。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接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杨善洲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值得在社会中广泛的宣传与教育,这就为今后杨善洲精神的宣传与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T14、您对杨善洲精神的整体评价是:
  Frequency
(频数)
Percent
(百分比)
ValidPercent
(有效数据百分比)
CumulativePercent
(累计百分比)
Valid(有效数据) 无效 82 11.0 11.3 11.3
崇高而遥远、很难学习推广 50 6.7 6.9 18.2
崇高而现实、值得学习,但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有困难 227 30.6 31.2 49.4
平凡而感人,可以在社会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360 48.5 49.5 98.9
适用于过去的年代,没有什么现实价值 8 1.1 1.1 100.0
Total 727 97.8 100.0  
Missin System(系统缺失) 16 2.2    
Total(总计) 743 100.0    







第三章        杨善洲精神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目前的道德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道德的确面临着严峻危机。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不平衡,从最终意义上说,并不是物质财物的极大丰富,也不是制度发展的障碍,而是人的精神信仰上的问题。所以,为扭转道德的缺失现状,当代人需要时代精神的教育作用。每个时代的特征和任务决定了该时代发展所需的精神支持。杨善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精神产品。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社会主义建设到不断深化改革,从“身在一线”到“退居二线”,在杨善洲人生事业的每个阶段,都沉淀和汇集着这个时代最积极的精神品质,它们构成杨善洲精神的重要内容。杨善洲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杨善洲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课题组成员认真做了727份有效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中:“党校干部学员”占0.7%;“党校教师”占0.1%;“大学教师”占11.6%;“大学生”占38.4%;“中学教师”占7.3%;“中学生”占32.8%;“小学教师”占7.3%。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广大师生,调查范围较为广泛。从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研究现状来看,尽管杨善洲精神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比较高,但杨善洲精神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群众对杨善洲精神实质了解不够深入,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杨善洲在保山的知名度很高,走上保山街头,随便问一个老百姓:“你知道杨善洲吗?”“知道呀,他是我们的老书记,种了好多树,还给学校捐了好多的钱。”随便打上一辆出租车,问司机:“您知道杨善洲吗?”“怎么不知道,他是我们原来的老书记,退休以后去施甸种树,市里奖给他的钱都不要,捐了10万元给保山一中。”走进保山一中,宣传栏里的海报已经有点褪色:“2010年5月5日,原中共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向保山一中捐款10万元,用于资助高中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旁边是瘦削矮小的老人手捧巨大捐款牌的照片。杨善洲在保山几乎是尽人皆知,老百姓知晓他的先进事迹。但我们课题组在对部分党校老师和大中小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杨善洲精神“很了解”的占16.2%;“基本了解”的占66.6%;“了解较少”的占10.9%;“不了解”的占2.7%。如图T1:

T1、您对杨善洲精神的了解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无效 11 1.5 1.5 1.5
很了解 120 16.2 16.5 18.0
基本了解 495 66.6 68.1 86.1
了解较少 81 10.9 11.1 97.2
不了解 20 2.7 2.8 100.0
Total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16 2.2    
Total 743 100.0    

  由此数据可以说明,部分群众对杨善洲精神的了解还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众对学习杨善洲精神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自发地、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杨善洲精神,没有认真领悟到善洲精神的实质,没有意识到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需要积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充分学习杨善洲精神的实质,认识到学习杨善洲精神的现实意义,把党性融合为灵魂。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而且是一位优秀的地委书记;他既是当代人,也是我们身边的人。要在了解杨善洲同志精神实质和先进事迹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争做自觉学习、用心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

  二、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的状况了解不够深入

  本次问卷调查中,“不清楚开展了哪些工作”的占9.0%;“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一些”的占23.0%;“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一些”的占45.6%;“通过熟人聊天了解一些”的占3.2%。受访者主要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状况,接受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其次是通过课堂的学习了解一些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状况。如图T2:

T2、您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状况的了解情况是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无效 126 17.0 17.3 17.3
不清楚开展了哪些工作 67 9.0 9.2 26.5
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一些 171 23.0 23.5 50.1
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一些 339 45.6 46.6 96.7
通过熟人聊天了解一些 24 3.2 3.3 100.0
Total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16 2.2    
Total 743 100.0    

  由此可见,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状况不够了解,有些先进事迹还不为群众广为熟悉。在杨书记身边工作的几位老同志谈了一些老书记事迹。几位老同志指出善洲同志最为根本的是感恩共产党,感恩人民养育了他,他把党和人民一直放在心中。善洲同志在任期间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凡是要做出的重点决策,都是在他充分调研之后。他经常一个人从保山出发,跋山涉水,每天几乎可以走4.5里的路程,一个月将近走了2000多里路。哪里可以修水库,哪里可以种林果,哪里可以种茶叶等等,他都掌握的非常清楚。每到一处都到基层供销社,哪里做的好的工作,哪里做的不好的工作,他也非常了解。他心里面时刻装着群众,包里面总是带着剪刀和感冒药。哪里有同志头发长了,他给剪头发;哪里有同志感冒了,他会给感冒药。同时,他非常重视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总是把群众放心里,依靠干部,依靠群众,善洲同志非常重视团结干事。保山的领导班子在善洲同志的带领下团结干事,腐败问题在保山特别少。杨善洲同志的老母亲生病时,他请假陪伴了九天九夜。妻子生病住院时,他请假陪伴了13天。对于杨善洲书记这些事迹,在群众中还没有被广为流传。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拓展宣传教育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服务于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新闻媒体连续播发报道和评论后,群众的反响前所未有。这给我们的教育宣传工作以启示: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我们的事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广大干部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主流舆论的引领激励。在我们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中,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认为由“宣传部门”开展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合适的所占比例最高。

T3、你认为由谁开展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最为合适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无效 142 19.1 19.5 19.5
宣传部门 281 37.8 38.7 58.2
学校老师 164 22.1 22.6 80.7
社区组织 108 14.5 14.9 95.6
工会组织 32 4.3 4.4 100.0
Total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16 2.2    
Total 743 100.0    

  由此可见,媒体对杨善洲精神的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创先争优活动以杨善洲事迹为载体,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寻找新闻宣传与时代的契合点,深入发掘新闻宣传与群众的共鸣点,就能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产生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力量。但人们在了解了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最多的用词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动”、“精神的洗礼”。这同样给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媒体对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不仅仅要将善洲精神的先进事迹宣传好,还不能“神”化,不能让群众产生学不了的心态,要充分结合杨善洲生活的个人与家庭背景,把杨善洲同志还原为人。如何更加深入地、全面的宣传杨善洲精神,是新闻媒体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杨善洲精神由于被部分群众的误读,造成在社会大众中推广较难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48.5%的受访者认为杨善洲精神“平凡而感人,可以在社会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其次30.6%的受访者认为“崇高而现实、值得学习,但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有困难”,6.7%的受访者认为“崇高而遥远、很难学习推广”。如图T4:

T4、您对杨善洲精神的整体评价是: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无效 82 11.0 11.3 11.3
崇高而遥远、很难学习推广 50 6.7 6.9 18.2
崇高而现实、值得学习,但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有困难 227 30.6 31.2 49.4
平凡而感人,可以在社会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360 48.5 49.5 98.9
适用于过去的年代,没有什么现实价值 8 1.1 1.1 100.0
Total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16 2.2    
Total 743 100.0    

  由此可见,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工作在社会上的推广存在一定难度。群众普遍反映学习杨善洲精神的人多,受到杨善洲精神感动的人也多,但做出实际行动的人少。原因在于,我们部分群众和党员干部对杨善洲精神造成了误读,认为杨善洲同志不近人情,不关心妻子和子女,非常传统和保守。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善洲书记对家人是很关心的,他只是不用公权谋私;他也并非是传统和保守的,他曾培植茶叶、咖啡;在工业方面,他曾建立过糖厂、丝绸厂、电站等很多企业。

  做好杨善洲精神的教育实践作用,就要深入挖掘善洲身上体现出了的党性与人性美,主动工作。杨善洲同志担任领导干部期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廉务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而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了“滇西粮仓”。

  学习杨善洲精神,重在实践、贵在党员干部中推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身体力行,务求实效,把杨善洲先进事迹中所蕴含的当代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党员干部中推广开来。

四、个别领导干部没有将杨善洲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个别领导干部过分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和本地区、本单位以及个人的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的政治大局,存在着抢抓物质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懈怠的现象。个别干部对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工作不以为然,学习意识不够强,学习态度不积极。我们在做课题调研时发现群众对目前领导干部作风现状不太满意。如图T5:



T5、您对目前领导干部作风现状的评价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无效 26 3.5 3.6 3.6
很好,让群众满意 87 11.7 12.0 15.5
还不错、但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246 33.1 33.8 49.4
还行,但问题较多 231 31.1 31.8 81.2
不好,让群众很不满意 137 18.4 18.8 100.0
Total 727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16 2.2    
Total 743 100.0    

  从上图T3可以看出,本次问卷调查中,对目前领导干部作风现状评价如下:认为“很好,让群众满意”的占11.7%;认为“还不错,但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的占33.1%;认为“还行,但问题较多”的占31.1%;认为“不好,让群众很不满意”的占18.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现状还是不太满意的。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是一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誓词。不讲理想信念,犹如大海航行,没有航标,就会迷失方向。作为一名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节拍。耳闻目睹社会中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这些社会阴暗面和消极腐败现象见多了,思想也就变茫然、麻木了,因此,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必然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产生了一些困惑,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

  二是宗旨意识有待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只是口头上说,而要付诸行动。部分党员干部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表现为群众观念不够牢固。没有很好地贴近人民群众,也听不到他们的心声,更缺乏对他们关心和帮助。没有深入群众一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下去的时间少,办公室上班时间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少;不能严格按上级下达的工作方案抓落实,对工作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贵在实践,重在行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促进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上。

  杨善洲同志做人做事做官都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通过学习杨善洲的感人事迹,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及时查找了自己在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剖析,找出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但是个别领导干部没有足够重视杨善洲精神的研究工作,没有深刻认识到杨善洲精神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有效地深入地开展学习杨善洲精神,没有起到教育实践的真正作用,没有很好地将善洲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杨善洲,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动力,就要像他那样,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扑下身子、沉到基层,视百姓为父母、待百姓为亲人,真心实意关心百姓疾苦,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谋利益,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复杂、艰巨,我们需要更多的像杨善洲同志这样的党的好干部。因此,这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与此同时,更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五、开展杨善洲的崇高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推进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于2011年6月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杨善洲精神“三进”工作的意见》文件。文件指出:杨善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进一步推进杨善洲精神“三进”工作,对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省委高校工委还对各高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推进杨善洲精神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把杨善洲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作为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讲授。把杨善洲精神纳入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主要教学章节,规定学时进行专题讲授。在教学中要注重政治性、思想性,与学生成长紧密联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努力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云南省委关于宣传学习好杨善洲精神以及省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杨善洲精神的“三进”工作的意见。如何发挥好这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我们云岭大地的骄傲--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好、学习好,让大学生们深受教育,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弘扬杨善洲的崇高精神。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杨善洲先进事迹除了“进教材、进课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杨善洲精神“进学生头脑”。推进“三进”要进一步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深刻领会教材的精髓、大纲的要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教师放宽视野,查阅大量资料对教材理论进行事实论证。把杨善洲的事迹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精选教学案例,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真实性、生动性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相关度极高,有助于针对问题与传授理论相结合,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宣传、弘扬杨善洲同志身上反映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先进精神和优秀品德,深入发掘杨善洲精神的深刻内涵。

  六、党校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课题组深入党校做了一次访谈调研,党校的吴老师告诉我们:“党校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在开展学习杨善洲精神的工作,不仅在校内教室里面开展学习活动,还先后组织了两期学员到善洲林场进行调研。前期工作就结合善洲精神,进行教学改革,与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紧密结合,不是单纯在课题中进行。2011年秋季,我们省委党校有两个班的学员到善洲林场,开展现场授课,现场教学中的教学主体是学员、主持人、教学基地的当事人、点评人四类。明确每类主体的职责要求,是现场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基础。现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碑林、参观窝棚、植树、聆听事迹报告、分组讨论、集体交流、观看电影和学习唱歌等。但当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学员受到感动的多,但实践效果还不太理想。同时,我们党校组成调研组同省委组织部一起开展了4个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这四个现场教学基地:其一是祥云“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结合云南省祥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王德三、王复生的感人事迹),以及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基层党员干部普发兴的事迹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是蒙自的云南一大会址;其三是昭通扎西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其四是善洲林场。省委组织部负责教学基地的宏观指导、认定挂牌、评估检查等工作;省委党校负责牵头制定教学方案并做好教学前期调研、集体备课研讨、教学组织观摩、教学成果反馈评估等工作。由此可见,云南省委组织部和党校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的工作做的比较扎实,但由于党员干部在现场教学中受震撼的多,其实践效果不够明显。因此,党校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对杨善洲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研究还不够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理论成果不够丰富

  目前,从对杨善洲精神研究的方法来说,还比较单一,对杨善洲精神学习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没有完全把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杨善洲精神教育工作中,只是简单地把人民群众作为受教育的一个整体,缺乏针对性,导致吸引力低、群众参与度低。这些都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加强科研,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科学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要结合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学员在学习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搞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深入研究杨善洲精神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构建杨善洲精神的价值体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总结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经验,多出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全省各级党校、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要在理论研究上出成果。要紧密结合我省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和作风状况,紧紧围绕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深入发掘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先进影响,深入研究杨善洲精神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构建杨善洲精神的价值体系,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弘扬杨善洲精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修养,提供辅导教材和理论支撑。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按照深入学习、努力践行的要求,把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云南精神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贯穿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使学习杨善洲精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

  总而言之,杨善洲精神在教育实践有着极其重要恶作用,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厘清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才能够去积极探寻实现杨善洲精神教育实践作用的有效路径,才能实现让杨善洲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第四章        杨善洲精神的实践路径

  通过对“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作用及实践路径”的广泛而深入调查,其数据充分显示了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的教育作用是不可置否的。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内的“精神”,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它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在社会实践中的发挥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的发展,以及精神生活的丰富。然而,精神的作用不仅在于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更在于具体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因此,找到实践杨善洲精神的正确路径且行之,才是探究杨善洲精神价值之所在的根本。当前,对杨善洲精神的进一步普及,需要从纵向上在“认识—实践—认识”的螺旋式前进中持久深入,从横向上以不同的社会主体所承担的职能中循序浅出。在如此经纬交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找到杨善洲精神对于当代人在认识与实践上的统一点,前述教育作用才能得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和凝聚作用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一、应当纵向加强杨善洲精神在实践中的持久深入性

  杨善洲精神的形成,是杨善洲同志成长背景、教育经历、工作环境、时代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一夜成名、一炮而红。正因为如此,杨善洲精神在实践中的运用发挥也并不能只依靠某一个层面的作用。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出发,是主体践行杨善洲精神并长期落实的纵向要求。

1、从有关杨善洲精神实例的丰富感性材料入手,形成广泛的人民共识

  杨善洲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生动材料。在抽取的样本中表明能够接受的对杨善洲精神宣传渠道的调查中,有69.5%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途径来了解杨善洲及其精神比较易于理解和接受。因为从这些相对直观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中,影响人的认识的非理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直接地激活和驱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因此,诸如《杨善洲》电视剧、电影等此类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就相对能以其易接受性赢得观众关注,也就比较能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找到情感上的认同。在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为基础的前提下,不但需要把这种认同转化为行动力,同时这个基础也为思想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并投身实际践行杨善洲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开端。所以,在收集整理更多关于对杨善洲及其精神的材料之时,要特别注重作品的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保证作品既不失严谨也不缺生动。通过艺术手段上的运用来增添了教育作品内容上的饱满感与形式上的入境感。这样能使观众从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影视材料中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杨善洲,也能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感官需要和内心诉求并从具有引导性手法的艺术作品中体会到杨善洲精神的力量,从而引发对杨善洲及其精神的思考。另外,还应当创建更宽广的平台搜集、呈现更多的像杨善洲同志一样有着优秀品质的人物及其事迹,让更加鲜活而丰富的社会材料走进不同的群体,以大量的感性材料扩大杨善洲精神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影响,进而达到对杨善洲精神的宣传和教育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2、从人民共识出发,指导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对杨善洲精神的运用

  了解杨善洲事迹的一部分人不禁发问:当今社会有多少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又如何成为像杨善洲这样的人?的确,比起情感上的赞美与认同,在具体实践中对杨善洲精神的践行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诚然,在社会实践中也有可参照的原则方法来指导杨善洲精神的实施与运用。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准则,努力从“四项内容”和“三层倡导”推动杨善洲精神的建设。杨善洲及其精神作为一部生动的社会教材,首先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杨善洲精神的全部内涵无一不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在推动实施杨善洲精神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向导,有利于把杨善洲精神引入群众、深入群众。因此,学习杨善洲,就是学习他把党性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理想信念与祖国命运相结合、把工作实际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为人处事之道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学习杨善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导向,并不断地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风尚相结合,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和平、自强自信的社会心态,不断促进杨善洲精神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的建设。

  第二,以坚定立场和渐进式推进相结合为指导方针,循迹而诱地把对杨善洲精神的理解从认识上移植到实践中。杨善洲精神在具体实际的推广存在难度就在于主体的思想认识和现实行为存在一定的间隙。这种“间隙”来源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在实践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是很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对于立场的坚定,正如杨善洲同志在发现三女儿杨惠琴收了熟人给的甘蔗后所说“一分钱的东西也不能要,这是原则问题”。只有坚定的立场才能不为外物所轻易动摇。因此,加强对主体的思想教育而引导他们在感性材料和理性思维的交互作用中进一步坚定对杨善洲精神的认可,而非因缺乏足够的认识产生怀疑。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主体要因材施教,“到群众中贯彻政策,要分不同情况,不要强求一律。可以分不同类型地区抓,机关、坝区、山区分别贯彻”(杨善洲任地委书记时教育干部说)。在调查显示的数据中,开展杨善洲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部门、学校老师、社区组织、工会组织都发挥了或多或少的功能。但是,仍有19.1%的数据表明杨善洲精神宣传教育工作还应该有更广泛的部门或组织来推广和深入,以针对不同的区域情况和具体的人事因素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在当前的杨善洲精神贯彻落实中,也不可操之过急,应当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同时也要坚决反对学习中浮于表面和走过场的不良倾向,防止和杜绝把杨善洲精神一般化、片面化、孤立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创建健康良好的精神建设环境和长效运行的机制,广泛开展与杨善洲精神一脉相承的各类精神模范的学习宣传活动,使杨善洲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常态化。目前对杨善洲精神的进一步宣传和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杨善洲精神的深入推广不能只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还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比如相关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扬善惩恶,创建精神建设的健康环境;又如在财政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职能的优越性,加大资金的有效投入,为促使杨善洲精神的发挥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还可通过进一步整合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注重对人才之“德”的开发与培养,奠定实施杨善洲精神的人才基础;再如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长期监督其精神活动的真正开展、回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主体在思想与行为矛盾上的措施,发挥督促与管理的实际作用。以上这些保障都是杨善洲精神长效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也必须深入落实而使杨善洲精神的实施有制度层面的保证。

3、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调控对弘扬杨善洲精神的实施

  由于我国复杂的地缘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思维方式多维化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形态纷繁的局面,使得在进一步普及杨善洲精神于现实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预期目标相比而不尽人意的境况。比如有人质疑杨善洲精神的时代性,在被调查者中有1.1%的人不免认为杨善洲精神适用于过去的年代,没有现实价值。尽管这一比例很小,但也真实地反映了对杨善洲精神的理解层次依然比较分明。还有6.7%的数据表明杨善洲精神的学习和推广很难,说明其精神在实践中的运用还有一个从抽象认识转化到具体实践的过程。

  现实实践中存在运用杨善洲精神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有部分赞同杨善洲精神的效仿者在学习杨善洲精神之后深有感触,然而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了原则却丢了灵活、坚持了贫苦却少了创造。又或者有人在一时间的学习热潮下暂有“三分钟热度”,却在更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又返本还原、难以坚持;等等。这些情况客观而现实地存在,但并不代表不能改造与矫正。这就需要在学习和效仿中要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修正和调控,反思与总结。以实践中的实绩、政绩、业绩、成绩来检验思想认识上的正误,反过来又以像杨善洲精神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践不断取得成效。

  在此过程中,要将杨善洲精神的教育提高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工程的高度,重视精神的正面力量,重视灵魂的不断净化;重视个人精神的修炼,重视社会精神的凝聚。在干部群众中不断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认同、内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抓深、抓细、抓实,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打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因此这项工程的投入与施工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物质上、精神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认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同时也勇于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并推进杨善洲精神的实施。

二、必须横向落实杨善洲精神在实践中的主体责任意识及行为贯彻

  在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关系指导下的杨善洲精神学习与建设,是精神本身发挥其功效的内在要求。社会进步与发展依靠不同的部门群体在形成一定共识之下也必须由主体在各自相应的岗位上体现对杨善洲精神的领悟。而对杨善洲精神的把握也只有通过在相应岗位上所作出的、所创造的成绩与成果来说明。

1、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为民”意识和行动力

  杨善洲精神之贵首先在于“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甘于平庸,淡泊名利”——61.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当今时代最迫切需要的精神。而占到65.7%的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领导干部是最需要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的重要群体。杨善洲同志任职在岗时,回答为什么不让家人坐公车曾说:“公家派车给我是为了工作,公车私用同样是滥用职权。滥用职权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质朴的言辞和相符的举止在当前物质急速发展的社会更为时代和人们所需。作为既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主体,必须重新准确定位,发挥领导干部的实际作用。

  其一,从思想上转变对领导干部职能和工作宗旨的认识。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各种利益诱惑层出不穷。领导干部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为私心所扰、为名利所累、为物欲所惑最终会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上去、走到腐化堕落的邪路上去。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首要任务,归根结底要靠领导干部自身的精神净化。既可以从正面汲取像杨善洲等同志一样心系群众而鞠躬尽瘁的精神精华带来的人民拥护,也可以从反面认识到像王志军等一样贪污腐败的思想糟粕引来的万人唾弃。领导干部需要在从政过程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自问当干部为了什么、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做好人民满意的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事业观和权利观:把个人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联系起来、把权利之用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联系起来、把为官之道与为人民服务联系起来。与此同时,领导干部还要经得起国家和民众的考验与监督。在面对不被理解甚至是误解的时候,要拿出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气质,不怕实践的考验,不惧真理的检验、不畏时间的证明,勇于稳立在人民群众当中。

  其二,从具体工作实际中转变工作作风。杨善洲同志下基层、搞试验、抓实干、求实际的典范是当今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的风向标。领导干部要从转变服务经济建设与发展入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加快经济方展方式的转变,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系列民生问题,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以夯实人民群众精神建设的物质基础。领导干部要从转变会风文风入手,降低开会时所用到的资源成本,杜绝“浮夸风”的表面文章和一切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切实回答和解决群众提出的一切问题,不断增进官民鱼水之情;领导干部要从转变公费公用入手,避免假公济私、徇私枉法,不断建设清正廉洁之府;领导干部要从转变服从大局入手,讲团结、出政绩,朝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的目标自我约束,坚决反对拉帮结派、暗中挑拨,与其他领导干部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其三,要不断优化廉洁的从政环境,优化领导干部选拔培养机制。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精神教育的培养皿。在调查中66.8%的被调查者一致认为从政环境的优化是领导干部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的重要保证。可见,建设廉洁之府对杨善洲精神的实施不容忽视。一方面,对新型政府建设在宏观环境上的优化表现出诉求。这就要从领导干部的选拔培养入手,以德才兼备为原则尽可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良好用人局面,从源头上杜绝不正当的用人渠道。另一方面,也对领导干部个人内心的微观环境优化提出了要求。要求领导干部需摆正为官的心态、端正谋事的态度,为清正廉洁的从政环境尽己所能。在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中,还必须进一步打破固有利益格局,重构领导干部职权责任意识和制度,把领导干部自我优化与整体从政环境的优化有效联接。

  在推进杨善洲精神的普及上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在各自岗位上甘做“有情的落红”,甘做人民的“春泥”,甘做精神的“护花者”。

2、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细雨入夜润无声”的传播载体作用

  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其中,家长和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代表。在精神建设的工程施工当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基因遗传、家庭氛围、日常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尤其在精神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一生的。而学校教师这个主体对普遍受教育者有至少长达15年的影响,在未来的时间里甚至还会延长教育的周期。因此,家长和学校教师既各自承担着推广和普及杨善洲精神对当代人教育的重任,还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杨善洲精神的实践。

  (1)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教育作用。尽管在杨善洲同志成长的年代教育条件不足、教育资源稀缺,但他同样一边种地供养家里人生活,一边在私塾读书。在他早期的人生阶段树立的劳动观与学习观是他正确世界观的重要起点。杨善洲同志的母亲也以其善良的品性一直影响着他学做人、学做事,甚至是学做官。而他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干部,“从小就深深地体味到身为一个农民的诸多难处。因此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杨善洲同志一直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正是他所受到的家庭环境与成长经历的影响,使得杨善洲同志久而之久地对农村和农民怀有朴素真挚的感情。这是杨善洲精神产生的心理情感基础,也反映出他自幼接受的教育氛围。随着社会趋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只会有增无减。而家庭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家族家训模式不断地朝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转变。社会上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家长逐渐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功课而给孩子规划人生道路,这个过程中既出现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良性案例,也出现了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反面例子。而不足教育理念的家庭也并不代表他们对孩子没有教育,只不过更加侧重父母本身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最初效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这一群体首先要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形塑,从日常生活中注重孩子各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为人处事态度和方式的锤炼。其次,传输给孩子的精神追求应当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符合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从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开始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并逐渐形成个人价值追求融合于社会价值创造的正确价值观。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以身作则和长期营造浓郁的具有家庭美德的氛围,以从家庭教育氛围的构建形成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应当有效利用学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优势。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育里,对受教育者在精神上产生的心理影响也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学校教师首先要以自身的榜样力量起到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人之师,在于言表。教师应当站在精神教育的制高点领悟杨善洲精神的实质,在教书育人中自觉散发杨善洲身上的精神品质,才能对学生形成较强的说服力。

  其次,要在教学中贯穿杨善洲先进事迹的教育。特别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理论、方法将杨善洲精神的教育融进教材、融入课堂、融化于学生脑中。特别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杨善洲精神内涵的解读、解析,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年龄优势、知识优势和心理特征,有效引导他们认同杨善洲精神的实质并不断地把思想认识投身于实践。另外,承担其他课程授课的教师也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而引入杨善洲精神的讲解与探讨。比如从历史学角度分析杨善洲精神的形成轨迹;或者从文化角度探讨杨善洲精神的文化建设;又者从管理学角度解读杨善洲精神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再如从法律角度探讨杨善洲精神的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等等。在多角度的教学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杨善洲精神的科学内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杨善洲精神是否值得学习、学习哪些方面、怎么学习;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把握杨善洲精神与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提出可能实施的相关举措。

  最后,要共同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正学术之气、塑正义之境。教育非常讲究环境,因此努力营造一个共同开展学习杨善洲精神的教育环境不容忽视,不仅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提供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手段,开展学习杨善洲精神的各类活动,更需要一个充满正气的氛围熏陶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这就需要把将杨善洲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突出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应当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开展相应的诸如讲座论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参观考察、“五个一”等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学校党团组织与学生会共同作用的发挥下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杨善洲精神,进而使学生形成对杨善洲精神的自觉追求。

  无论是以家长为首还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育者主体,都需要积极发挥“细雨”的润物作用、传播载体作用,潜移默化地使杨善洲精神成为孩子或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部分,循循善诱地使杨善洲精神成为受教育者投身于实践的潜在力量。

3、学生要逐步树立“成身而备国家之用”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这个群体既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处于变化发展较快的阶段。所以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把握好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进行相应的精神教育和建设是杨善洲精神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投入。对于这个群体的不稳定性就需要多维度地提供不同的措施。

  作为学生本人,要以树立与国家命运共存的理想信念,要在不断的认识世界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司马迁曾曰:“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者,学生更应充满强烈的爱国爱民之情,立志成为栋梁之才。而志向不在于大小,更在于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国家的发展既需要有战略眼观与思维的谋略者,但也少不了默默耕耘在不起眼的某项技术研究的工作者——而他们都具备为国效力的理想信念。杨善洲同志正是以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在贫瘠的土地上坚守出满山绿意。杨善洲同志正是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为贫苦的农民谋取更幸福的生活。所以,青年时期树立的理想信念将会是人生航行的指南针。纵观古今历史但凡有作为的人才必定在青年时期(或学生时代)就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和幼苗。诚然,空怀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在仰望天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把握好学习的黄金年华,善于利用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拓广学习的范围、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效率,朝着“一专多能”的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目标打牢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技术。一方面,要在学习中不断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掌握科学知识、投身科学创造;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相得益彰,使科学理论与思维富有人性的温度继而使学生本人为实现理想抱负奠定坚实的基础,甘愿以溪流之态融进国家大海之境。

  此外,作为学生群体的外在主体,都应当具备各自的责任意识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创造良性的发展条件:教育者应指引其“三观”的正向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导他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引导他们对人生的追求、以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引导他们树立对事物价值的正确判别。社会各界应净化整个风气,各生产销售管理部门在盈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群体的相关影响;尤其是文化事业与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健康的看台。而国家应提供相关的保护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合法的、最根本的利益,为学生健康的精神成长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最根本的,还得从学生主体出发,不断强化自己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公民意识,利用好学习知识技能的黄金时期,把握好精神品质培养的关键阶段,既成人成才,又备国家之用。

4、军人要恪守“有所许诺纤毫必偿”的政治品质和展现强军卫国的实力

  杨善洲精神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恪守信念,一生坚守。作为祖国和人民的钢铁长城,军人的一生注定是备受考验,但更是充满荣誉的。杨善洲同志扎根深山义务造林毫不逊色于坚守在戍边上的胡杨。

  作为军人,学习杨善洲精神一要牢记忠于党和人民的使命,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杨善洲同志没当过军人,但他身上特有的政治素养、使命意识、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正是当代军人务必要强化的。在社会发展中夹杂的邪恶之气面前,在社会进步中面临的艰难险阻面前,当代军人更要凝炼军魂,将“两弹一星”精神、老西藏精神、喀喇昆仑精神、南沙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与时代所召唤的杨善洲精神血脉相连,构筑起我军的精神高地。以报效国家为铮铮誓言,以献身使命为无悔行动。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人、练兵、成长、发展,成为当代军营奏响的时代最强音。将当代军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善荣誉”的核心价值观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二要以杨善洲精神的鞭策真抓实干。从理论学习抓起,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并认真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试行)》的内容和精神,强化军队官兵的政治素养;深入学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军事高科技知识,更新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以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深入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科学管理、依法治军的水平。从军队主要业务抓起,苦练打赢本能本事本领,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坚持军队长期以来开展的军事演习,不断增进官兵作战意识与能力。从军队规范抓起,保持当代军队官兵不为外物所懈怠,不为私心所动摇的坚定意志。进一步修订军队与干部管理、车辆管理、经费管理相关的条例规定,确保行为有规范、管理有制度。引导官兵进一步纯真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从日常行为贯彻对杨善洲精神的理解。从表率抓起,坚持军队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影响,下基层、常蹲点,紧密联系官兵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丰富的创建中。尊重官兵在军队思想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官兵实践杨善洲精神搭建平台、维护其合法利益。

  三要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流血的战争不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但近年来国土问题的争端、恐怖势力的威胁、区域之间的摩擦冲突也不能使国人放松警惕,更何况人民的军队。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世界和谐的重要保障。现代化进程和趋势也要求当代军人加强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也要求军队推进现代化军事力量建设。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新要求”,积极拓展军事斗争的能力,“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通过在军人思想政治素质中贯彻杨善洲精神的践行必将能实现军人和军队在军事素质上的强化,为现代化强军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杨善洲精神,是军人心中恪守使命的坚实丰碑,是军人充实军魂的不朽养料,是军人保家卫国的坚硬脊梁。

5、民众要不断培养“内不欺己外不欺人”的精神文化自觉与自信

  杨善洲精神的深入学习和持续开展最终目的不只是某一个或者某两个群体的发挥。只有真正被更广泛的民众所学习所效仿所坚持,才能体现进行杨善洲精神教育的真正意义。民众不但希望领导干部作风和实绩都有所改进,也期盼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与和谐发展,这就需要以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指引他们去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因此对绝大多数的民众而言,倘若从生活实践层面着手,更容易理解杨善洲精神的教育作用,也更容易在生活细节中不断改善自己的言谈举止,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进而从内外两方面把对杨善洲精神在情感上的认可自觉地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实践。

  杨善洲同志在日常生活中集中表现为艰苦朴素、简单生活、充满性情。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种有利于当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观念,保持像杨善洲同志一样的节俭精神,包括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奢靡腐化,也包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消费时代的冲击下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为导向,在消费中既满足个人需要也不损害社会整体而长远的发展。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不乱扔乱吐到不随手把攀枝摘花、再到节约水资源等各类能源,从就在身边而力所能及的小事着手,也是践行杨善洲精神的体现。正如杨善洲当年种树所说:“我们一棵一棵栽,一片一片栽,一年不行,两年,十年、八年总栽得完。我死了还没栽完就接着栽,五十年、一百年总够了吧?”只要每个社会公民从自身约束开始,从生活细节开始,善小而行,恶小不为。从行为习惯矫正,心正言义,行正果实。必将以滴水穿石的力量铸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精神境界上还应当追求简单和谐。构成民众的阶层相对复杂,因此民众在处理生活中与他人、与事物、与自己的矛盾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水平。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在精神境界上有追求的意识,自然会向着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和恰当处理一切矛盾的方向努力。这就需要民众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接受国家正规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不断提高思想意识水平,中从诸如杨善洲这样的人物和先进事迹中学习他们的闪光点,对照自身存在的不足,改善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并逐步培养自己简单的心境,以及和谐对待周围的人事关系。

  因此,民众要通过平日生活实践中履行对杨善洲精神的认识,就要从小事着手,从身边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不断鞭策自己,始终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努力争做与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公民。最终以自觉形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不断树立精神自信,以增强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6、党员干部要以“律己先身而服人”的党性与觉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代表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解放并走向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建设人民幸福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知识、奉献了生命。中共党员这个群体是社会按职能划分不同群体中起先进作用的集合体,杨善洲同志及其精神就是当代党员最鲜红的代表,就是当代党员努力的方向。因此以党员先进性引领杨善洲精神的学习和实践,可谓义不容辞。

  第一,党性修养应伴随党员终身。杨善洲同志说:“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党性修养就是自律意识的加强,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在终身的党性修养中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共产党员逐步坚信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能否真正实现党性修养并体现时代要求的试金石。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时刻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来激励自己,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磨炼而升华自己,用党性原则对照自己,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不做不仁之事,不取不义之财,不沾不正之风,不干违法之事。像杨善洲老党员一样,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经得住考验,抗得住侵蚀,守得住灵魂,玉汝于成。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信任和支持的首要条件,也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发展的保证。我们经常讲,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党员干部面临着权力的考验。考验什么?就是考验能不能为人民服务,能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福为民所造、益为民所护。脱离群众,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脱离群众,是党内最大的危险。因此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党性的分界线。

  第二,党风修正应不间断开展。党性修养作为侧重党员个体的自身建设,而党风修正则是党员个人形象扩展为党组织整体形象的彰显。在党的七大上确立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党长期以来攻坚克难的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充分而不间断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学习杨善洲精神之后要有学习先进就是赶超先进的劲头,自觉带头把这些理论教育转化为工作中的实绩和生活中的生产力。敢于涉险滩、触暗礁,“我们的党员干部带了头,群众就比较相信了”。在贯彻落实杨善洲精神过程中坚持群众观点,深入民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真正站在群众之中为民盼所付、为民呼所应,带领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突破难关,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同时,更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风总结一切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找到自身根本原因,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党风之气,塑造党内的良好氛围和提升党外的领导魄力。

  第三,党要管党只为永葆先进。党要管党是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1962年底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监察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重要论断,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和经验。杨善洲同志作为老党员在任职时期,他时常对年轻党员的思想错误或者工作失误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他的直言不讳和严格要求给当时与他接触过的年轻党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起初这些年轻党员不能够真正理解杨善洲同志的用心良苦,但后来时间与实践的证明令他们不得不佩服杨善洲同志这样做的正面效用。党要管党,从管自己开始,在党性修养与党风修正中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从党员干部清正开始努力做到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要管党,从勇于管别人和敢于被人监督做起,指正有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和统一;党要管党,还必须推进相关机制体制的完善,不断健全党内民主权利和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内活力,以制度之力维护党和人民的尊严与利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的确,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只有党员严以律己、坚持党性修养和党风保持,才能不断开拓党员先进性的新境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杨善洲精神的实践在主体责任意识及行为贯彻落实中还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深化理论的认识与完善实践的运用,不断总结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提出更新更有效的践行措施。在与时俱进中将杨善洲精神融进各行各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的全过程,在开拓创新中将杨善洲精神激发出更多的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楷模。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学习杨善洲精神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座谈会”上曾指出:“我们学习杨善洲精神,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杨善洲同志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无私的奉献、求真的实干、不懈的奋斗,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我们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的精神参照。推进杨善洲精神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教育需要我们全方位多渠道地付诸实践,需要我们共同在长期中持续进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活力,为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罗文章.让雷锋精神焕发出时代风采——雷锋精神时代化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2.5

  [2]习近平.在学习杨善洲精神座谈会上强调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人民日报.2011.04,14

  [3]徐振祥.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5

  [4]刁桂云.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探索.1999.03

  [5]邱伟光.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和育人效应[J].思想政治教育.2012.7

  [6]党的生活杂志社.杨善洲箴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7]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